从互联网医院史,看新氧未来
产业
摘要 华西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这样的互联网实体医院(H+I模式)线上侧重关注病程中的复诊,由医院主导。...
目前,互联网医院天下三分。
一是,华西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这样的互联网实体医院(H+I模式)线上侧重关注病程中的复诊,由医院主导。
二是,好大夫在线、春雨医生等互联网企业(I+H模式),它们通常拥有很大流量,更注重吸引前端用户,提供患者教育、医学咨询、后端健康管理等服务,由企业主导。
三是,乌镇互联网医院这类(H与I融合模式),采取协助政府连接各医院端的策略,推进“医联体”、“医共体”的建设,以政府部门为主体,平台提供技术支持。
一位医疗行业资深人士称,目前互联网医院可分为这三种常见形态。
互联网医院远程会诊 (图源:网络)
“每种形态侧重点都有所不同,也没有优劣之分。”在上述业内人士看来,医疗行业没有快公司,互联网医疗也有别于传统互联网行业,每个互联网医疗玩家,都需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进行合适的模式探索和深耕。
不过,不论是哪一种形态,拿到互联网医院牌照是基础项和必选项,这张牌照是所有想布局大健康产业的玩家们,最关键的一块“拼图”。
9月16日,互联网医院队伍,又多了一员新将。
成都新氧互联网医院正式拿到《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此前3月24日,新氧科技已获得互联网医院的营业执照。“双照”在手后,互联网医美第一股新氧躬身入局大健康领域。
今年适逢互联网医疗大爆发期,新氧互联网医院可谓一出生就乘上了东风。
互联网医院20年探索史
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不仅刷新了全民问诊方式——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更让健康在人们心中地位上升了N个高度,这使整个互联网医疗行业的潜力飙升。
互联网医疗“爆炸”到什么程度?
以好大夫数据为例,1月20日至4月12日,其在线平台总接诊患者人次超672万,高峰期日均在线问诊需求量较2019年12月增长648%。春雨医生累计服务超过153万患者。微医截至8月初,集结全国医生6.6万余名,累计提供免费服务211.9万人次。
“烧了好多年钱都没能解决的获客问题就这样有了突破,1月下旬到2月底,平台多次宕机,其注册真实用户数量超过了过去几年的总和。”一位互联网医疗从业者如是表示。
相比数据,更难得的是疫情为互联网医疗带来低成本教育用户机会。互联网医疗行业专家姜天骄就认为,广大民众充分认识到了线上问诊必要性,从患者、医生到政府,完成了完整的用户教育链条。
“疫情期间,我抱着试一试心态,在当地一家互联网医院完成了问诊和开药,第二天就收到了医生开具的药品。后来复诊,也是在网上进行。”24岁的余晟就是其中一员,在他看来,虽然现在疫情已过,但线上医疗的便利性,已成为自己就医的主要选择之一。
实际上,在疫情催化之前,挂号结算、远程***、咨询服务等互联网医疗早已探索多年。
2000~2011年间在线挂号网和在线问诊为主的一大批互联网医疗平台开始出现,而伴随2014年“互联网+一切”风口的来临,医疗健康领域与出行、消费等垂直领域一样,备受资本追捧,在线医疗真正开始爆发,好大夫、春雨医生、丁香园等开始被医疗行业内外人士注意到。
大量热钱涌入,众多巨头也开始入场,比如腾讯领投微医,阿里打造阿里健康,平安集团推出平安好医生。
不过,彼时互联网医疗行业由于政策不明朗等问题,互联网医疗很快遇冷。2016年10月,春雨医生创始人张锐突发心梗去世,更被当作行业颓势的标志性事件。
“寒冬”中,一些存活的互联网医疗企业,开始尝试解决医疗供给和需求倒挂的矛盾,建立基于分级***的互联网医疗平台,不同的医生之间可通过平台在线会诊。
这是早期的“互联网医院”的雏形。
政策频给定心丸
相关政策也开始了探索,2016年,银川市出台地方版的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开放智慧医疗。
随后,好大夫、微医、丁香园、春雨医生、医联等17家互联网医疗企业进驻银川,获得互联医院牌照。
实际上,在线医疗产业自诞生以来的每一步发展,都与政策息息相关。近年来,国家政策明确支持在线医疗产业的发展。
据动脉橙数据库统计,从2015年至2020年6月30日,国家和地方共发布了126条互联网医院相关政策,覆盖指导、监管、支付三大体系。
特别是今年以来,包括国家卫健委、发改委等多部门从复诊服务等方面,出台了十余项互联网医疗相关重要规定,如“完善智慧医院系统”,对行业发展起到了更大推动作用。
对于互联网医疗行业来说,最大转折点来临于——2018年7月17日《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的出台,通过牌照化手段给予互联网医院制度保障。
互联网医疗自此进入以互联网医院为标志的2.0时代。
互联网医院带有咨询、随访、慢病管理等功能,线上方便患者,简单的问题患者不需要到医院,在网上就可以进行。如一位高血压病人需继续用药,就可以在网上进行。
这是名副其实的让数据多跑路,让患者少跑路。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通过义诊复诊、药品配送等服务方式,互联网医疗无接触、便利、可追溯等优势释放。
实际上,互联网医院无法改变主体医疗行为依然发生在线下实体医院的本质,但互联网医疗可以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看诊的便捷性,它作为入口,让医生、患者产生新的工作方式、就诊方式。
某互联网医院在线问诊 (图源:网络)
“互联网医院类似于‘滴滴’,尽管承载出行服务的还是司机,但滴滴极大地便捷了人们的出行。”在今年8月底的首届中国互联网医院大会上,西安交大一附院信息中心首席科学家钱步月如是解释。
从新氧的入场看来,是通过互联网医院进一步强化平台方,在线上服务医美等医疗机构的能力。它充当的是实体医疗机构的外延、补充或赋能者。
一位新氧人士对此举例表示,相比之前的“视频咨询”,有了互联网医院的背书后,该功能可以升级为“视频面诊”,也就是说入驻该新氧平台的医生以后或可以开展网上问药、在线开电子***、快递药品等……
这一点,得到了更多医疗从业者的认同。一家三甲医院的呼吸科主任就表示,互联网医院和实体医院是互补协作的关系,而不是竞争。
新氧模式要延展到大健康?
对于医疗行业来说,互联网医院作为一种工具,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其赋能:信息、产品、服务。
信息连接最为基础,在连接基础上,才通过售卖产品、服务实现商业化。这是目前所有互联网医疗平台“换汤不换药”的共同玩法。
新来者也是如此。从信息体量来看,新氧在互联网医疗领域已经冲到了前排,这是新氧在互联网医疗行业立足的基础。
受疫情影响新氧用户规模激增。根据知名第三方大数据机构QuestMobile7月发布的统计显示:新氧医美APP的在4月、5月、6月的活跃用户数分别为966.37万人、733.43万人、837.29万人。在6月,这甚至超过了位列第二的平安好医生,其月活数为620.81万人。
QuestMobile 2020.7
新氧相关人士表示,内容始终是新氧坚守的阵地,为更加全面地覆盖消费者前期决策的全过程,新氧通过新媒体矩阵、泛化社区、小工具类产品等构筑了全方位的内容生态。
新氧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其新媒体矩阵有6个微信公众号、16个微博帐号、15个视频专栏,内容覆盖医美、护肤、健身、美妆等领域,单月全网矩阵流量已突破12亿。
除了有明星体验官签约入驻平台、上万达人体验官报名,新氧还推出了新氧号创作者激励计划,让有内容生产能力的医美达人在平台上生产更多内容,同时,拿出上亿元的补贴,鼓励用户生产内容写日记。
过去一年,“魔镜测脸”小工具累计使用已超1.5亿次,“扫码验真”小工具累计使用量也已接近1亿次,“***检测”累计使用量也已接近2500万次。
值得一提的是,在其推出的硬核科普内容平台——新氧医美实验室中,关于大火项目热玛吉测评的帖子和视频,10天内已经有超过1080万的播放量。
那么,新氧模式的信息连接能力,会不会是新氧科技进入互联网医院的法宝?
从新氧互联网医院的布局来看,将开设包括整形外科、***科、医疗美容科、口腔科、眼科、妇产科、中医科等七大科室,涵盖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消费医疗市场。
不过,其内容形式是否会应用到口腔、眼科、妇产、中医等市场,需求时间来验证。
有一点可以肯定,新氧看中的必是消费医疗市场的巨大前景。
根据国际知名市场调研机构Frost & Sullivan预测2020年中国医美行业的总收入将达到1500亿元。口腔、眼科市场规模也超过千亿,并且未来五年内将以13%-15%的速度持续增长;此外,妇产医疗服务市场在2021年也将达到近6500亿元人民币的规模。
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能取得细分领域其中一小块就已经可以创造可观的效益。如果延展到大健康一大块,会有什么样的火花?我们拭目以待。
文章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