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诊所界造一座百年老店 专访胡大一医生集团李浩
融资报道
摘要 在非公医疗领域,早期发展的民营医疗是打头阵的农民起义,立足特色诊疗的高端医疗机构是红军打仗,而专注做预防与...
在非公医疗领域,早期发展的民营医疗是打头阵的农民起义,立足特色***的高端医疗机构是红军打仗,而专注做预防与康复的规模化医生集团更像是解放军,在用新手段解决老问题。
文丨杨亚茹
采访丨严睿 杨亚茹
一年前,胡大一医生集团宣布成立,李浩任CEO,怎么就能拉着胡大一教授做创业?他说:“医指通的大医院与社区相结合运营模式与胡大一慢病健康4S店理念不谋而合。”
三、四年前,李浩跟胡大一相识,李浩经营着我国首家省级预约挂号统一平台“医指通”,认为人和车一样,都应该有自己的4S店。胡大一从事心脏康复事业,坚持每个患者诊断时间不少于40分钟,主张心血管***要从防控和康复入手。2016年,两人观点碰撞,次年成立医生集团。
“连胡大一教授也成立了医生集团”,这则消息自带“震惊体”特质,被刷屏、被讨论。今年3月初,胡大一医生集团发布“未来诊所”战略蓝图,将在深圳落地首个诊所样板间。
“真正落地的诊所是我们非常重要的发展手段。”李浩说道。
真风口:从经营医院到经营医生
2009年,新医改刚刚起势,第一步是优化医院就医秩序、实现就医流程信息化。一纸红头文件,李浩加入了中国医院线上挂号第一军,成立医指通,着手解决天津公立医院预约挂号问题。
在政策推动之下,医指通以平台合作伙伴的身份切入了医院的入口端,覆盖了整个天津公立医院端,并入驻北京、河北、广州、深圳等41市的1479家医院。9年来,上亿的三甲医院专家号通过医指通平台放号,平台累计注册用户有五千万,其中心血管病患者达800多万。
因为医院、医生、患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医指通延伸业务到健康管理和咨询、信息交流、医患互动等多个方面,但囿于医保属地化,这些业务在天津铺开后难以复制到其他地市。医指通业务商业化边界明显,直接通过与公立医院合作走向商业化更不现实。
“医疗机构本来就是服务单位,是公共资源,医指通只能通过这些机构去积累用户,商业化很难。”
在李浩看来,后面大批的互联网医疗是绕着弯子围绕医院做商业化,压力很大,反而是正在风口的医生集团模式直截了当。于是把公司原来针对医院的经营重心转向了医生,“以药养医被取缔后,要在原模式下为医生做支付,医保和患者都担不起,医生总要寻找另一条阳光大道。”
医生集团本体职能远离商业化,但整个运营模式又蕴藏巨大的商业价值,有界限,也够直接。
莆田系最早进入非公医疗领域,极低门槛的单体扩张模式反噬了行业;互联网医疗的崛起是政策为非公医疗打开的通风窗,但迅速地,因为线上不可控因素太多被戴上了紧箍;到了医生集团,政府为这一医疗形态开了门,风口迅速形成,胡大一医生集团就生于风口。
有情怀的大IP医生和行业资源的深度整合,是李浩认为医生集团发展的基础条件。“从第一家医生集团到现在,发展是有点放缓的,因为缺少有行业影响力的领头人,医生集团给人映像好像是个空壳。或者先成立医生集团再培养医生IP,可能很多企业半路就死掉了。”
李浩把胡大一医生集团的成立称为“先谋后动”。胡教授带着医者情怀,在社会上声誉极大,医指通又有多年整合积累的医院、用户资源,哪一方都是沉甸甸的待摘果实,现在都装进了医生集团的篮子。
基础夯实后,胡大一医生集团迈出的第一步是确定差异化,切入在三甲公立医院被学科边缘化的心脏康复领域。
心康:从市场空白到差异学科
胡大一是世界级心脏专家,凡是行业会议,他总是围绕这一学科做延伸演讲和讨论,李浩是忠实的听众。
“听过几次胡老师讲心脏康复,我才了解到心康大旗早在2011年就拉起来了,胡老师讲的是一大批老百姓的需求,我觉得很与众不同。”李浩回忆起多年前在昆明的一场会议,五家医院参与到心康议题,但会议还没结束就走了三家。他看到了这条路的艰难,也捕捉到了未来市场空白。
他说:“直至今天,全国开展心脏康复的公立医院已经达到六百家,正是胡大一老师带领下的中国心康团队努力的结果。”
起初的民营医疗以私立医院为主,通过妇科、男科等科室与三甲公立打差异化,现在的医生集团也要拼差异化,李浩说:“原来‘红军时代’的差异化已经是红海了,我们要找蓝海差异化,专科是未来方向,我们做的就是防治康养一体化创新模式。”
医生集团普遍存在的痛点是分流三甲公立医院的人才与患者,是竞争关系。对于胡大一医生集团,医指通积累了大量公立医院合作资源,所涉及学科又属于公立不会投注过多精力的边缘部分,双方不是竞争而是连接。
2017中国心血管病报告称,目前我国心血管病患人数2.9亿,这背后是体量庞大的心康市场,也就是胡大一教授所说的心血管***的“前端”和“售后”——预防和康复。
“到我们诊所的人,一定是以不放支架或者不能简单就放支架为解决方案。”这是心血管***的防控管理目标。在医生集团这一端,首先要提供大量专业的心康医生、护理、康复师,为此,胡大一医生集团与梅奥诊所联合开办心脏康复“黄埔军校”——梅奥诊所国际精英班,输出专业医护人才。
“有一部分放了支架的患者从医院出来没康复场所可去,这块的科普宣传又少,他们就是不会吃、不敢动、很害怕、性格压抑、生活乏味等心理问题。”针对这类人群,胡大一医生集团首先为他们提供康复场景(诊所),再通过心康医生、心理医生强干预帮助康复并消除内心恐惧。
“那些需要通过手术治疗的、一定要做搭桥手术的患者,专门由国内知名专家做治疗解决方案,我们一刻也不会耽误,这是医学问题。”李浩补充称,通过心肺评估体检等手段进行大病预防也是重要部分。
与一般体检机构不同的是,在胡大一医生集团的未来诊所,专业的心肺评估(辅助治疗心血管***手段,三甲医院提供的专业测评)被纳入常规体检项目,主要针对用户量巨大的亚健康人群和爱健康人群。
未来诊所,是承载这一系列医疗行为和健康管理解决方案的场景。李浩把“双模式”定位成胡大一医生集团的特色,医生多点执业是基础模式,落地诊所是创新模式。
未来诊所:胡大一品牌百年老店
“盖所房子再招医生的做法已经过时了,马路边的小诊所们又因为单一的经营模式很难盈利,这些单体诊所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沉淀在公立体系的医疗资源越来越集中,甚至出现万张床位的超级医院,再加之医疗信息不对称等诸多问题,患者对大医院的恐惧从来没有消除过,但这也催生了诊所的一片市场。传统的诊所经营只是通过单一的***行为,口碑积累时间长,还要面对病源争夺的问题。
李浩说现在是名医诊所的时代,胡大一医生集团正在通过名医胡大一、王乐民、孟晓萍、赵玉兰等专家的个人影响力做落地诊所模式,把名医效应转化成企业品牌,做成百年老店。
“我们的未来诊所有一个很重要的连接作用,就是融入三甲医院的医联体体系,把心脏康养4S店的模式推到基层。”李浩的这一做法在激活基层***的同时,也全面渗透了心脏慢病管理康养方法。
对于患者来说,未来诊所首先是常规的门诊,其次有心脏***防治康养的解决方案,其中就包括胡大一教授的五大***,******、心理***、运动***、营养***、戒烟限制***。另外 ,“双心医学门诊”是未来诊所一大特色,心脏主诊医生、心理医生二合一,再配备随访医生。
“双心会诊是标准服务流程,后面负责***追踪的随访医生也很重要,相当于患者的医疗管家。”李浩解释道。
在最近的未来诊所战略发布会上,胡大一医生集团表示在未来3年要在全国建设上万家社区心脏康养4S店,首家落户于深圳心血管专业的样板间正在装修阶段,需要先验证模式可行性。
用商人的角度思考未来诊所的发展,李浩说:“做连锁诊所是我们医生集团的目标,但是现在讲还为时过早,今年要先开好一家旗舰店,探索出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作为深圳本地人,李浩知道这里有医生集团生长的天然土壤,而高消费的精英人群也更愿意为自己的健康管理、***预防买单,深圳有医疗服务的短板,也有大批集聚的资本,可在未来做品牌连锁时容易获得资金加持。
站在医生集团的风口,简单梳理民营医疗的发展,“当年在夹缝中艰难求生的莆田系,就像是农民起义,开了头,后面做治疗的民营医疗机构是红军,在拿枪打仗,而我们做康复的更像是解放军,已经放下了枪,在用新时期的手段解决问题,我觉得很有意义。”
对话李浩:医者情怀从本质上决定商业模式
《四百味》:与胡大一医生集团签约的医生需要具备哪些东西?
李浩:我们要回归临床本身,胡老师一直强调,加入我们医生集团的人,第一要会看病,要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人,这是“术品”;第二是热爱预防康复这种防控事业,这是人品;第三要有很大的热情愿意为老百姓做点事。具备这些才可以加入我们医生集团。
《四百味》:胡大一医生集团怎么把医者情怀融入到运营中去?
李浩:情怀的本身是一个人的思想、理念,也就是说情怀从本质上决定了商业模式,这个行业需要理性,但我认为的理性是能够做一个可持续的事业。
《四百味》:未来诊所要做的是百年老店,怎么把胡大一超级IP的品牌转化成诊所百年老店的Logo?
李浩:首先,发展理念很重要,我们的信仰是坚持患者的利益至上,做出口碑,尽可能让患者满意,先做出口碑才能有传承;其次,我们要让大家从思想上接受防治康养,我们成立了国际名医思想会,定期举办沙龙;另外,我们正在跟电视台合作推一档栏目,叫《胡大一谈医说病》,既有公益性,品牌也受益。
《四百味》:未来诊所定位的消费人群时哪一类?
李浩:我们国家希望打造的大健康产业其中一部分就是慢病服务的增值,因此作为非公医疗体系,我们提供的服务不可能还是公立医院的基本医疗服务,主要面向城市精英阶层高端消费人群,一方面符合了中国老百姓消费心理,喜欢不要钱的消费和高端的消费;另一方面,也是之所以选择深圳做样板旗舰诊所的原因。
研究发现,心血管***已经有了年轻化、精英化趋势,从这一理论来讲,深圳就有非常多的高净值人士,这些家庭或个人有千万级闲钱可供支配。
《四百味》:对于团队现在做的事,最大的困惑点是什么?
李浩:不像急症,要马上去看,预防和康复不是老百姓饭桌上的“必备菜”,康复稍好一点,预防是比较难的,这是目前的困惑点。
所以我们的顺序是先做术后康复、再预防,把目光锁定在慢病人群和亚健康人群,通过专业的心肺评估体检去推进。防大病需要从国家到个人的全民参与,个人意识的形成很慢,要花时间去教育。但我相信能用一到二年时间去逐步改变我们的防病观念。
文章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