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基因IPO过会,复杂历史沿革后的盈利来源
快讯
摘要 亿欧5月24日晚消息,证监会公布创业板发审委2017年第45次会议审核结果: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首发)获通过...
亿欧5月24日晚消息,证监会公布创业板发审委2017年第45次会议审核结果: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首发)获通过。
华大基因此次顺利过会,迈过了其登陆资本市场进程中的关键一坎。但需要指出的是,华大基因并非“基因测序第一股”,因为2016年12月,贝瑞和康100%股权作价43亿元,借壳天兴仪表上市。
复杂的历史背景,股权变更
2010年5月,高扬博士与曾经参与高通量测序仪设计和研发的周代星博士带队,组建研发团队,成立贝瑞和康,致力于应用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为临床医学***筛查和诊断提供“无创式”整体解决方案。
同年两个月后的7月,华大控股和华大三生园共同出资成立了华大医学,也就是华大基因的前身。
在2014年全球掀起基因测序投资热潮之前,贝瑞和康和华大基因均蛰伏了近四年的时间。
相比于贝瑞和康主体不变,业务和产品线不断丰富的成长路径,华大基因显然有那么一点不一样。在基因测序领域,华大基因的历史沿革显然比较复杂,而且从盈利来讲,业务也更加务实。
2012年至2013年间,贝瑞和康在稳定拓展业务的同时,引入君联资本、博裕资本、启明创投的巨额融资,而华大医学则主要通过股权收购的方式,将华大控股下属从事临床应用服务相关业务公司的股权纳入华大医学体系内。
与此同时,华大医学还收购华大科技及其下属公司的科学研究服务业务,以及收购临床应用服务所需测序仪及配套试剂生产资产,并伴随着其他股权转让和收购。
对于华大基因来说,2015年是重要的一年,前身华大医学整体变更为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此前的并购为其注入新鲜血液,成为“整个华大基因集团盈利能力最强的部分”,并于12月向深交所递交了创业板上市的申请。
根据证监会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16年10月27日,深圳华大基因IPO审核状态显示为中止审查,中止情形显示为:申请文件不齐备等导致审核程序无法继续。然而同年12月,贝瑞和康100%股权作价43亿元,借壳天兴仪表上市。
2017年3月14日,华大基因再次向证监会报送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申报稿,于5月24日上会,24日下午过会。
作为基因组学应用产业链的中游,基因测序与检测服务提供商有两种模式:第一是面向基础研究的基因测序服务提供商;第二则是面向终端用户的临床、医学类基因测序服务提供商。这两种模式均是华大基因的主要业务。
并且华大基因业务覆盖范围并不局限于国内市场,在亚太、欧洲及美洲均设有分支机构,服务网络覆盖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而贝瑞和康仅建立起覆盖全国区域的渠道网络。
盈利能力的来源
华大基因此次IPO欲公开发行36000万新股,计划投资17.32亿元募集资金,主要用于云服务生态系统建设项目、医学检验解决方案平台升级项目、精准医学服务平台升级项目、基因组学研究中心建设项目和信息系统升级建设项目。
贝瑞和康向前、华大基因待解的背后,是消费者难以对检测结果是否合规作出有依据性判断。华大基因的收入主要来源于生育健康类服务、基础科研类服务、复杂***类服务和***类研发服务。
据招股书披露,华大基因2014、2015、2016年度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1.24亿元、13.06亿元和17.0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4亿元、3.04亿元和3.82亿元。
从2016年总营收组成来看,生育健康类服务收入9.29亿元、基础科研类服务收入3.29亿元、复杂***类服务收入3.83亿元,三者合计占比达到了96.50%。
生育健康类服务收入是指,华大基因主要是为国内外各级医院、体检机构等医疗卫生机构和大众客户,提供检测报告,含少量试剂。
而基础科研类服务,主要华大基因是为国内外的科研院校、研究所、独立实验室、制药公司等机构,提供项目结题报告和相关测序分析数据。复杂***类服务,则是面向前面所提的机构,提供检测报告、项目结题报告、相关测序分析数据、试剂产品等。
2016年华大基因的前五大客户分别是:中国烟草总公司、美年大健康产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科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University of Oxford、国药集团湖北省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合计销售金额2.36亿元,占比13.81%。
目前华大基因的服务覆盖了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境内31个省市自治区的2000多家科研机构和2300多家医疗机构,其中三甲医院300多家;欧洲、美洲、亚太等地区合作的海外医疗和科研机构超过3000家。
文章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