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与微信在医保移动支付领域的争夺战
产业
摘要 近日,支付宝公布未来医院已升级到3.0时代,而2.0阶段是激活医疗服务行业,以打通医保、商保为代表;最新消息,微信...
近日,支付宝公布未来医院已升级到3.0时代,而2.0阶段是激活医疗服务行业,以打通医保、商保为代表;最新消息,微信也再下一城,与汕头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上线医保移动支付功能。
在医保移动支付领域,支付宝和微信一直处于相互胶着,势均力敌的状态,作为两大巨头玩家,它们是如何排兵布阵?双方对垒,谁又更胜一筹?贝壳社专门采访微信团队和支付宝相关负责人,一探双方最新进展情况。
回顾去年11月,国家人社部发布《关于印发“互联网+人社”2020行动计划的通知》,成为医保移动支付的明确信号。计划提出“开放社保卡支付结算接口,支持与各类社会支付渠道的应用集成。建设统一、开放的医保结算接口,支持相关机构开展网上购药等应用”,该政策加快全国范围内医保移动支付步伐,使移动支付医保成为必然趋势。
据了解,和其他领域市场先行情况不同,鉴于医保的重要性和关注度,在医保移动支付开始和落实过程中,人社部门一直第一时间参与指导。支付宝于2015年年底与深圳人社局达成合作,并于2016年5月在深圳率先推出全国首个医保移动支付平台落地实施;微信于2016年4月与深圳人社局就医保移动支付建立合作。
支付宝打通医保及商保,升级组合拳
2014年,支付宝提出“未来医院”计划,以开放方式进入医疗健康领域。该计划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帮助医院建立移动医疗体系,第二阶段旨在激活医疗服务全生态,比如打通医保、商保等,第三阶段协同生态伙伴共同搭建基于大数据的健康管理平台,实现从治疗到预防的转变。
现在,打开支付宝APP中的“城市服务”,能看到“智慧医院”(因为APP的定位功能,只有打通医保的城市用户才能看到“智慧医院”选项),选择并关注医院服务号,已经打通医保的城市,在线挂号后选择医保支付,系统自动跳转至绑定新版社会保障卡页面,根据提示3步即可完成绑定社保卡,之后在线使用医保支付。
患者能清晰看到医保和自费的各自金额,并一键缴纳挂号费。到院就医时,医生下***,患者手机能接收缴费信息,也能一键完成医保支付。据悉,医保移动支付的上线,能让整个就医时间缩短60%。
另一个绑定社保卡的入口是“城市服务”中的“电子社保卡”。目前支付宝和深圳、镇江、铜川、嘉兴等城市已经完成系统打通实现了医保移动支付,同时正在对接开发中的有几十个城市,达成意向的城市100余个。
医保移动支付如何实现?支付宝用户就医支付时,该笔订单由支付宝传给人社局,人社局计算自费和医保报销的各自金额,将数据返还给支付宝,通过支付宝交纳自费部分;人社局先记账,按原先规定不变,届时将医保报销金额支付给医院。医保移动支付覆盖哪些场景和费用类型由各地人社部门决定,目前主要是门诊、住院、药店场景,后续还有可能覆盖到健身消费、商保等领域。
记者从支付宝了解到,深圳、陕西铜川等城市的零售药店均已实现医保移动支付。未来将根据合作城市情况打通医院、药店、慢病管理、电子***、药品配送等多场景,助力便民医疗服务和分级***。
据悉,支付宝打造自费、医保和商保的医疗全支付功能,旨在激活商保行业,加深用户对商保的理解和认知,同时也为商保拓展销售和便捷理赔渠道,商保被激发后,医保压力也相应降低。
据报道,患者在医院就诊的详细数据明细并不经过支付宝等第三方平台,医疗信息依然通过原渠道上传至医保中心,医保中心返回结算数据到医院,再由医院将数据传给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医保线上结算。
支付宝在医保移动支付方面的破局并非偶然。支付宝透露,蚂蚁金服强大的支付、安全风控能力,独有的实名实人认证、信用、金融服务等方面能力的开放,在医保移动支付解决方案上优势明显。医保管理者最关注医保基金安全及移动支付确保是本人使用,支付宝在实名体系、在线身份核实以及全方位安全风控能力等方面上更具优势。
举例来说,支付宝拥有超过4.5亿的实名制用户,是经过认证,可以对应到相应的用户;在支付环节,拥有CTU风控大脑,每一笔资金都经过风控计算,确保资金的安全;同时支付宝具有担保能力,用户账号被盗或实名认证信息错误,若让医保中心承担损失,支付宝将全额赔付。
支付宝相关负责人表示:医保移动支付在各地的落地,并且最终上线服务老百姓,离不开人社部的支持和整体部署,也体现出主管部门对医保的重视程度。此外,医保移动支付的落地还需要多部门的协同联动,中间涉及到的相关方面很多,比如医院、医院HIS系统。服务上线后,医院原本的工作流程也会有所变化,需要医院的配合调整。
微信坐拥8.89亿月活用户,成为大流量入口
微信使用流程是先关注医院公众号,在公众号上进行预约挂号、诊间支付、查看检查报告、取药等操作,并完成医保支付。前提是医院先建立起微信服务号的便民就医的体系,才能加载医保移动支付功能。微信利用支付账户实名认证体系,用户通过微信绑定社保卡的方法,打开微信钱包,选择“城市服务”,再绑定电子卡,在医院就医后一键完成医保及自费的混合移动支付。同样,只有能移动支付医保的城市用户的微信端才显示“电子社保卡”选项,否则不予显示。
后端流程也与支付宝相似。患者的身份证、医保卡、银行卡等个人信息绑定互联,微信平台上,通过银行等第三方认证系统,进入医保卡中心对接用户信息,验明身份后生成虚拟机器码传输至医保中心备案。医保中心发指令,同意该医保卡完成移动支付,最终微信平台缴纳自费部分金额。
用户预约挂号的自费部分通过微信端完成,该医保卡信息会传输至医院HIS系统进行登记,到院需要诊间支付时,HIS会将医保卡信息传输至医保中心,由医保中心根据报销规则将花费金额分解返还微信,自动扣除医保部分,用户只支付自费部分即可。
基于每家医院的情况不同,接口不同,微信的策略是与生态合作伙伴共建,与医院的第三方医院信息化开发者合作,比如深圳的金蝶、宁远、海鹚、医享网、华康等,在它们已覆盖的医院基础上,设置完成在线医保支付对接。微信团队解释,微信推进医保移动支付的合作方涉及各地人社、医院、第三方开发者、医院HIS厂商等诸方。
其中,人社为医院开通移动医保支付权限,微信与人社的医保支付与结算系统对接,并与微信支付整合,将医保支付接口开放给第三方开发者;第三方开发者为医院建设信息化的管理后台,对内连接医院院内信息系统即HIS厂商,实现医保费用计算,对外连接微信支付平台。对第三方服务开发商而言,它们不仅承接医院的接口打通,还拥有持续运营权利,医保打通后,挂号量、就诊量也会大幅提升,实现互利共赢。
微信团队介绍,首先,微信本身有强大、完整、安全的风控体系,如账户安全、传输安全、过程安全、安全监控、资金安全等。其次,在接入医保移动支付的整个体系中,微信也设置了严格的风控策略:在合作环节上,微信统筹监控,也会发起各方互相监督确认、采取闭环操作的方式,确保每一个节点的安全可控;在准入环节,会对准入各方进行审核和监督;在风控方案上,对人社部门最担心的“骗保问题”,腾讯和人社部门也有统一的风控协议。
至今,微信医保支付已在深圳13家医院落地,深圳所有三甲医院都打通,移动支付区域将逐步扩大,很快将覆盖至全国11省21市,包含目前已打通的深圳市、成都市、广西壮族自治区、铜川市、郑州市、汕头市等。
除了医院,药店同样是必争之地。微信团队介绍,广西壮族自治区及郑州市、铜川市等城市都接入了零售药店的医保微信移动支付。微信用户在药店的支付流程比较简单,不涉及挂号、就诊等流程。但仍需打通医保中心和与社保捆绑的银行账号等。
微信致力于医保移动支付的目的是服务于智慧医院的规划设计,主要针对各医院内部,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企业号、微信支付以及最新发布的小程序等应用和产品打通线上线下,优化现有医疗资源,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提升医院内部管理绩效,做到医院的整体智慧升级,所以是借助强大的开放连接能力,服务普通微信用户,改善用户的医疗体验,庞大的用户是医保移动支付的最后一环。
据微信团队介绍,微信目前有8.89亿月活用户,所以微信医保移动支付从覆盖人群的体量和潜力而言,无疑具有绝对优势。
支付宝与微信,孰强孰弱?
从技术层面和目前医保支付的范围来看,两者技术原理基本相同,且仅支持普通门诊,暂不涵盖生育、重疾、特病、特检、预防接种等门诊保险及住院医保,医保移动支付的覆盖范围也由各地政策决定。
人社部门愿意合作的重要前提是基金安全和医疗数据安全。微信团队认为,作为数据通道,腾讯会给人社提供完备的安全方案,数据不是我们的目的,也不符合当前政策。支付宝方面表示,推动医保移动支付的根本目的是方便百姓就医,在该项目上严格按照主管部门要求,通过方案设计及风控能力确保基金安全,同时确保用户的***数据不经过第三方平台。
“根据此前微信医保支付在深圳的使用情况测算,微信医保支付能为患者平均节省43.6分钟的排队缴费等候时间。微信医保移动支付的打通,对微信支付智慧医院计划的推进是重要的补充和支持作用。”微信团队表示。
可见微信和支付宝放长线谋布局,分别为“智慧医院”和“未来医院”作长期规划,为打造医疗服务生态系统,完善医疗产业链奠定基础,医保移动支付既是里程碑式的胜利,更是关键闭环。
微信与支付宝不同在于,微信社交属性强势,通过受众面更广、认知度更高、使用频次也更高的公众号能更广泛地接触终端患者,健全的医院服务号功能本身就有预约挂号、查看验单、精准计算排队取号时间、办理***卡、查看报告结果等一站式功能,目前又顺理成章地加载医保支付功能,完成便民就医的线上闭环。甚至继开发微信小程序后,医院也免去单独开发医院APP的麻烦,同时腾讯医疗团队在AI、在线问诊、***流转等方面也在积极创新和尝试。
支付宝作为蚂蚁金服的旗下平台,主打可信赖的金融服务且目前总实名用户4.5亿,此前支付宝已在部分医院试点芝麻信用先***后付费、医疗费用花呗分期,后续也将全面推广。除“城市服务”入口外,5月9日,支付宝宣布面向个人用户推出一站式的“医疗服务”平台。通过该平台用户能获取健康咨询、健康资讯、母婴服务、健康金融等15项健康管理服务。支付宝本身不提供医疗服务,也不生产医疗内容,所有服务来源合作伙伴,因此功能种类和服务场景更丰富,服务深度上略胜一筹。
在规避风险上,支付宝作为金融平台,旗下蚂蚁金服的“蚁盾”发挥重要的风控作用,据报道,“蚁盾"具有大数据反欺诈实力,如风险评分、核身宝、人脸识别、设备指纹、风险报告、IP档案、证件宝等功能;而微信是拥有自身的金融风控安全体系,同时和第三方企业合作共建,并单独开发出一块安全内容,用以支持医保支付的风控安全。
在推进策略上,双方都是按照国家人社部的规划、节奏以及监管和指导来推进,项目进展速度与当地医院和人社局配合情况、开放程度及人社局医保系统架构等基础建设有关。支付宝尽量拓展各种模式,为规范制定和规模推广积累经验;微信是根据现有条件,择优推进。
不论是支付宝抑或微信,相信未来全国范围的医保移动支付的医疗机构将越来越多,覆盖广度和深度也将逐渐扩大,这一切都只是时间问题。
文章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