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亿美金投资,互联网医疗下半场该怎么办?
看法
摘要 互联网医疗,这个曾最被看好的创业蓝海,如今正经历一波“大洗牌”。根统计,过去5年间获的融资的533家互联网医疗...
互联网医疗,这个曾最被看好的创业蓝海,如今正经历一波“大洗牌”。根统计,过去5年间获的融资的533家互联网医疗创业公司,其中已死亡66家,而这一数量还在不断扩大。百川医汇合伙人王运霞说:“有些人形容当前是行业寒冬期,在我看来,如今更像是泡沫破灭期。资本必须追逐利润,持续高热过后,找不到较好发展模式的企业只能面对淘汰。”
在经过前几年资本追捧的热潮后,如今互联网医疗创业公司们需要面对“商业模式是否成立?”的诘问。互联网医疗已经进入了下半场,各种互联网医疗商业概念需要落地,需要用营收甚至盈利来证明自己的商业价值。投资人们提出了:“大部分移动医疗商业模式是否成立,还是只是一个空想的概念?”的命题,让互医从业者需要不断自省互联网医疗前路在何方?
如果长此发展下去,无法盈利的商业模式,将损害到互联网医疗产业的未来。回望互联网商业发展史,那些“无法建立健康,持续盈利商业模式”的新兴产业都遭遇了灾难,例如曾经的光伏产业、智能硬件、O2O都遭遇了重创,一蹶不振。互联网医疗创业公司们如何在泡沫的绝境中找到能持续盈利,拥有强大生命力的商业模式?中国互联网医疗产业究竟是上行或是下落的关键产业分水岭,已浮现在我们面前。
33亿美金押注的赛道
时钟拨回2011年,移动互联网医疗创业进入了第一波浪潮期。据公开数据统计,中国有1134家互联网医疗企业成立于2011年之后,其中533家创业公司总计获得了33亿2100万美金的投资,平均每家企业的融资额约为623万美金。
大量资金、资源的涌入,造就了春雨医生、平安好医生这样的新贵,也让2011年之前成立,拥有深厚医疗产业资源的老牌互联网医疗公司,“就医160”、“丁香园”等迅速成长为独角兽(估值10亿级别公司)。
在乔布斯发布iPhone五年后,2011年智能手机占手机市场过半,成为了产业互联网化的临界点。“移动互联网的兴起”给医疗产业带来了新的想象力,如《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所说:“推动人类前进的最强动力,一直都是科技的快速进步与广泛扩散。”
而在中国,除了科技的突破,资本的注入,政策也是不可忽视的力量,特别对于医疗这样的特殊产业。这波浪潮还有一个重要推手是“医疗改革”。一个合格的互联网医疗创业者不但要懂得如何商业化,还要深度洞察政策走向,“就医160”创始人罗宁政说:“政府陆续开放了挂号、支付和网上诊断,现在还开放了医生的自由执业。这是对移动医疗产业最大的推进,没有政策的改变,一切都是零”。罗宁政在2005年创立就医160,当时政府没有开放医院资源,他们只能做一些医院资讯信息的产品,直到后期政府逐渐开放医院资源,就医160才通过SaaS服务,在平台上整合了数千家医院资源。
阿里巴巴前CTO、风和投资创始人吴炯关注互联网医疗投资,他认为2016年“互联网医院牌照”的开放,允许在网上进行直接做诊断、开***,代表了医疗资源市场化开放的方向——互联网不仅打破了医疗资源分布的不均匀,而且极大的提高了医患双方交流的效率。
政策开放,资本大量涌入,这就是繁华的移动互联网医疗的上半场,然而晴空中两朵乌云仍然盘旋:①过多创业者和资本涌入造成的泡沫;②尚未出现持续盈利的移动医疗商业模式。
直到2015年下半年,资本寒冬的到来冲击了看似一片繁华的,实则深藏隐忧的互联网医疗产业。
寒冬已至,迟迟未开花结果的“下半场”
2011年到2015年下半年,互联网医疗产业迎来黄金期一路高歌猛进。然而翻看商业历史,我们就会发现,资本和政策的支持,也不一定就能保证一个产业的兴起。最终,商业要依靠商业本身来证明,没有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一切归零。
在经纬中国张颖、华兴包凡等一系列创投圈大佬警告的“资本寒冬”来临之前,互联网医疗产业看起来仍然无限繁华,2014年年底至2015年上半年,互联网医疗进入最后的高峰,涌现出一大批获得高额融资的企业。
然而2015年下半年开始的资本寒冬让一切戛然而止,就像一盆冷水浇灭了互联网医疗产业的许多泡沫幻影。如巴菲特所说:“当潮水退去,你才知道是谁在裸泳”,在资本寒冬之后,许多①无法盈利;②定位不明;③不能理解和掌握医疗产业资源的互联网医疗公司陆续“死亡”,据公开数据显示,寒冬之后获得融资的互联网医疗创业公司至少死亡了66家,这一数字还在不断扩大。
更多的投资人和创业者开始反思:一个互联网医疗公司除了“性感的概念”之外,用户规模和流量能否支持起一个靠谱的商业模式?或许,深入产业,拥有盈利能力才是关键——能赚钱的互联网医疗才能走得更远,创造更大价值。
中国最大创业服务平台创业黑马创始人牛文文说:“如果中国的创业方式只是简单照搬硅谷,编织梦想进入某个资本赛道,不断融资,只关注如何改变人类生活方式,改变整个世界,而不去考虑如何营收,如何建立持续盈利的健康商业模式,那么这种创业价值观对中国这个每年有百万量级创业者的国度,是不适用的,甚至是有害的,将造成大量的资金和人才的浪费。”
在2015年下半年以后,围绕着商业变现这一焦点话题,互联网医疗还是医疗互联网的争论就一直没停过:这条33亿美金的赛道让人开始担忧,是否要像智能硬件、O2O等新兴产业一样,整个产业都遭遇商业模式不成立的惨痛打击?
无论是春雨医生、丁香园还是就医160,这些互医的头部公司都开始进入下半场的探索——如何在互联网医疗领域建立一个稳定,持续盈利的商业模式?
探索盈利深水区,线上和线下如何融合?
互医产业,目前盈利探索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想办法获得精准低成本的患者流量,导流线下医疗服务盈利,例如春雨医生、就医160。另一种是为医疗产业上游提供服务,直接向B端(医疗机构)收费,以丁香园为代表。
前丁香园CTO冯大辉曾在采访中说,丁香园已经实现盈利,挣的是“干净的小钱”——丁香园的主要业务围绕医生展开,包括给医生提供科研和招聘服务等。另一块业务是做医疗企业的 E-Markting,***药不能做商业广告,又有宣传需求,得让医生了解新药的功能和用法等,在互联网出现之前,让医生了解药品这件事成本巨大,医药代表要登门拜访医生,在中国做歪了,变成了非学术的交流。
丁香园通过网络做正规的学术性交流,通过E-marketing相关产品变现。每家医药企业都在做E-marketing,这块投入在单款***的成本上占比极高。 比如辉瑞,单款***一年收入几十亿,不能到媒体上打广告,又要影响到医生,必须在学术上有动作。
而丁香园之外,互医领域还有一些在C端的商业探索,产业人士认为这代表了互联网医疗的未来。已故的春雨医生创始人张锐最后时光的探索,给移动医疗的C端盈利之路留下了悬念,也留下了希望。
因为百度等互联网巨头的垄断,医疗流量成本越来越高,初创互医公司,甚至线下医院都在面临寻找入口的压力。线上为线下导流,通过实体医疗服务变现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方向,但当线上都没有足够流量或成本非常贵时,这种导流路径直接失去了运转的前提条件。
张锐在最后时光带领春雨医生的尝试,例如整合线下诊所资源,大体可以归结为资源共享、通道整合,把互联网医疗服务植入到线下医疗场景中,获得精准的患者流量。
而产业里这条路线的实践者,除了春雨,还有就医160,这家公司整合医院资源,通过提供SaaS服务(支付、挂号系统等),切入医疗场景,获得精准的患者资源。
2015年12月15日,就医160在新三板上市,这家中国第一个挂牌的互联网医疗公司,如今已成功构建了国内最大的医疗互联网+生态系统,关键就在于——整合产业资源,切入用户使用场景,为线下服务或药品销售倒流变现。
就医160平台目前注册用户数超过1亿,这1亿用户来自于就医160平台12年与医院方的合作(资源整合),他们为医院提供挂号、支付等SaaS服务,从而切入医疗用户使用场景(场景切入),积累了海量的精准医疗流量,避开了与百度等巨头的竞争,降低了流量成本。
“通过互联网与各行各业深度整合,构建新的能力,我们面临的情况是差不多的,之前基本靠‘用户红利’,靠粗放增长,现在‘用户红利’所剩不多,我们需要真正去创新、真正通过精耕细作来服务好用户,从而发掘用户价值”,2016年夏天,美团创始人王兴如此形容互联网下半场的关键,是与产业深度结合精耕细作,而不止是“做一张互联网的皮”。
如此大的用户基数,急需一个合理的变现途径。医药电商具有交易及时性的特点,于是就医160就推出了“160大药房”,实现线上精准流量倒流线下医疗服务。
160大药房主要服务于就医160海量的医患群体,依托庞大的用户数据,对目标人群进行精准的立体定位,实现用户在诊前、诊中和诊后的医药用品的精准销售,后续还推出了保险、体检等健康类服务。160大药房除了在各电商平台销售,还打通线下,除了少数直营店,其它线下店开放加盟,让有实力的合作伙伴来参与经营,用开设院外药房的布局线下医药、医疗服务。
与“互联网下半场”相同的创业理论“重度垂直”,在两年前就由创业黑马创始人牛文文提出——“重度垂直”的理念是指创新公司深耕一个产业,把这个产业与移动互联网深度结合,提高产业效率,实现营收并且盈利,找到新的商业机会。就医160这样的创新公司就是不断在医疗产业中深耕,重度垂直。
互联网医疗已经进入了发展“深水区”,而如何实现医疗产业互联网化,远比提供各种“连接医生与患者”更性感。互联网医疗正在关键节点上,而那些具有盈利能力,把线上资源变成线下服务流量的公司,将会拯救这个处在变化临界点的行业。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南七道(nanqidao)
文章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